创新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好文笔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藕的教案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藕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的头饰。鸡、狗、马、牛,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开始导入:
集体舞《找朋友》
师: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了解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今天,李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特殊的朋友。这几位朋友很淘气,它们有很多特殊的本领哦。
(1)师:听,是谁呀?(狗)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看家、导盲)(2)师:再听,是谁呀?(鸡)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
(3)师:这个朋友力气很大哦!(看图片)这是谁?(马)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
(4)师:还有一个(看图片)谁呀?(牛)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3、看图讲述各个动物的特殊本领。
4、利用头饰,讲诉各个动物的特殊本领。
5、游戏:谁来帮帮我呀?(根据图片的情境,请拿着小动物头饰的孩子来帮忙)
6、活动延伸。
师小结:其实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特殊的本领,可以帮助我们人类,李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然后告诉我好吗?
播放《找朋友》的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藕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正确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并能找出用来表示其数量的数字。
2.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将数字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
4.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好玩和有趣。
活动重点:
幼儿正确的进行点数、排序,并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活动难点:
幼儿能准确的数出物品的数量,并快速的按物找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上面粘贴各种水果),挂图两张,数字卡片一套。音乐《小司机》
学具: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教师:小猫家盖了新房子,今天它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30。
教师:现在我们来清点人数。(教师指幼儿,幼儿边拍手边数数)
3.律动《小司机》
教师:我们开着小汽车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猫在门上挂上了漂亮的气球。
(1)看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挂的?(大小、颜色)
教师:在门口还摆上了漂亮的花。
(2)花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摆的?(高矮、颜色)
教师:这儿还有几盆没摆好,请小朋友帮助小猫摆好好吗?接下来该怎么摆?(叫个别幼儿摆)
2.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幼儿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小猫家的墙上还挂了许多画。
(1)看看画有什么?数数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叫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出示数字,验证幼儿的答案。
3.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并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
教师:小猫还准备了许多玩具要和小朋友玩,现在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卡片上是3,就拿出3个玩具,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1)教师说,幼儿操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小结操作情况。
4.出示图片,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教师:小猫准备了许多水果想请小朋友品尝,他把水果放在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盘子了,看看这些盘子都是什么形状的?
5.说一说、数一数、找一找。
(1)三角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2)圆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正方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6.出示图片,巩固复习。
教师:小猫家还来了几只小动物,看看是谁?他们也在玩游戏,看看玩的是什么?有几张牌?这些牌是怎么排列的?杯子里的饮料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7.给数字排队。
教师:数字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走乱了,让我们从左边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数给他们排好队好吗?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提出希望。
2.律动《小司机》。
中班藕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在操作过程中喜欢积极地观察和比较。
2.探索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物体滚动路线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箩筐若干、会滚动的物体:海洋球、皮球、薯片桶、一次性纸杯等;不会滚动的物体:各种形状纸盒、各种形状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自由探索,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教师出示一皮球,问:这是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引出皮球的滚动(教师操作)。
2.除了球可以滚动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滚?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分类,如果提到球类的,教师抓住突出点“除了球类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滚?”,如果提到自己,“是的,我们自己借助自身的力量也可以滚”等)
3.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玩具,有一些是会滚动的,有一些是不会滚动的,我们一起去玩玩,试试哪些东西可以滚动,桌子上有两个箩筐,你玩好后,请会滚动的放在打勾的箩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在打叉的箩筐里。
提出操作要求:桌上的每样东西都要玩一玩,大家轮流玩,玩的时候请到桌子后面空的地方玩,不要到前面来,注意安全,可以吗?玩好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
4.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并且在快结束的时候提醒幼儿将会滚动的和不会滚动的物体分放在两个箩筐内。
5.第一次分享交流:
提问:
(1)你刚才玩了什么?你发现哪些物体可以滚动,哪些物体不可以滚动?为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拿这个物体进行滚动,验证此物体是否可以滚动)
(2)教师拿皮球和方形积木让幼儿进行形状上的比较,从而得出物体滚动的条件,教师小结:会滚动的物体,每个边摸起来都是圆圆的,没有角。(当幼儿回答不出答案时,教师请幼儿用手摸一摸,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二、幼儿第二次自由操作,发现物体的形状与滚动的路线之间的关系(教师将不会滚动的物体拿走,每桌放2个海洋球、2个杯子、2个薯片桶)。
1.师:这些都是会滚动的东西,如果我们轻轻的一推,它们滚动的路线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待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2.幼儿自由去探索,教师指导。
(1)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它是怎么滚动的?它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子的?(直线、绕圈、方向不定)请回答的幼儿上来验证自己的说法。
(2)每说到一种形状的物体,教师小结:像杯子这样,有一边大一边小的圆形的物体叫做圆锥型,圆锥型的物体不管你往哪边推,它的滚动路线都是绕圆。像薯片桶这样上下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叫做圆柱体,它的滚动路线和球型的是一样的,都是直线。
三、延伸活动:
师:刚刚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物体都会滚动,那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滚动呢?滚动有什么作用?滚动让我们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回家去找一找,试一试吧!
中班藕的教案篇4
一、活动来源: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起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风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外形、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童谣,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中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起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 中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观看赛龙舟(社会)
3、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干资料的调查及搜集,丰富幼儿的相干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试试的快乐。
中班藕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认读“溪、着”等 9个生字;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并组词说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教材;充分发挥想象,续写教材。
情感目标:引导孩子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孩子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春天来了,细心的小朋友发现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有一位小朋友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了,你们想不想欣赏?(课件展示春天美丽的景色,配上了段优美的音乐)
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活思维。随后出现的美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表达欲望,引导孩子走进了文本。)
二、 初读教材,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你喜欢春天吗?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还把这美丽的春天写成一段美美的文章。(板书:1、春天来了)打开课本老师读给你们听。
(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孩子美的享受,激发孩子朗读的欲望。)
2、孩子自由读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
(留给孩子自己锻炼学习的机会。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3、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用花朵卡片出示9个生字,提出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能用这个字组词;③、能用这个字或组成的词语说话。孩子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注意正音:“听”是后鼻音,“的”读轻声,“充”是翘舌音。
(让孩子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选择性学习,由字、词到句,各自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研读教材,交流展示
1、春天来了,来到了哪些地方?孩子回答教师板书:小溪边、田野上、小鸟的家、校园里。
2、春天来了,这些地方怎么样了呢?请选择你喜欢的小节用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等你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3、交流展示,教师相机点拨。(交流时,屏幕上随时出现相应的小节。)
生1:我用演一演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孩子上台表演,体会欢快的心情。)
生2:我用画一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二小节。(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并说说画的内容,感受春的生机与色彩的美丽。)
生3:我们这一组用比赛读的方法学习了第三、四节。(小组起立,比赛读。教师相机启发孩子想象小鸟高兴地叫着,它们在说些什么?小朋友在校园里干些什么?)
生4:我有感情的朗读了四个小节。(起立有感情地朗读。)
(打破传统串讲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方法、方式进行学习,孩子兴趣浓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4、用朗读赞美春天。
春天多美啊!她来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能看着图,用教材的句子来赞美春天吗?自由练习。指名背,集体背。
(孩子通过各种深情并茂的读,创造性的再现教材,达到熟读成诵,自然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四、 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1、春天来了小溪边、田野上、鸟儿的家、校园里,她还来到了哪里呢?那里了什么变化呢?孩子自由想象说。
2、能像教材的句子那样写下来吗?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自己的句子配上美丽的插图。(课件出示教材的句式: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安排一个迁移练习,让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作业
选择最你最感兴趣的作业:
1、还有哪些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文章,请搜集一下,读一读,背一背。
2、你在春天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请把它画一画。
3、你会唱哪些歌唱春天的歌曲,学一学,唱一唱。
(设计这样的作业,目的在于拓宽孩子的思维和视野,在广阔的空间任其发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教材,背诵教材。
2、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搜集的描写春天美景的文章。孩子可自行阅读,或与小组一块比赛读。合作解决生字问题。(课件出示《春雨》、《春风》)
3、检查阅读情况。
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者分角色表演等。
(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自觉搜集资料、阅读课外书藉的习惯。)
二、指导识记生字
1、自孩子字:读准字音,观察字形。
2、讨论记字方法。
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数笔画、猜字谜、顺口溜等方法记字,鼓励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
3、交流记字成果。
加一加:听、充、双、尽、的
换一换:园
数笔画:京
顺口溜:“色”字头上一把??
(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让孩子自主记字,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组词、说话游戏。
①开火车。能组词的就组词,能说话的更好。
②出牌。如:
生1:我出“听”,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生2:我出“京”,我从来没去过北京。
生3:我出“双”,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演示生字笔顺)观察每个字的笔顺,练习书空。
2、观察字的结构和所占位置,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尽”。(课件演示撇捺的角度和两点的摆放。)
3、孩子练习书写生字。
(借助多媒体,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中班藕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学会分四部画会冰箱。
知道冰箱都有哪些用处。
【活动准备】
冰箱图、画画本、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这个图大家认识它是什么不啊?
2、大家还知道是家里装好吃的冰箱那!
3、那你们还知道冰箱能干什么啊?
4、不知道了,那我们一起想想,冰箱能给你们冻雪糕,那我们吃的肉怕坏,是不也可以冻冰箱里,天热蔬菜、牛奶、糕点都能放在上面保鲜啊!
5、动脑想想才知道冰箱还有这么用处那!
6、那你们会画家里的冰箱吗?
7、我们学一学画冰箱,拿出笔本先画出冰箱的外形,是长方形的对吧!冰箱是上下两个,我们从中间分两半。我们开冰箱时又把手,在画上把。冰箱下边加个底,变成大冰箱。
8、我家冰箱画完了,你们家的冰箱画完没?
9、我们是不是四部就学会了画冰箱,用水彩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10、涂色注意什么小朋友没忘吧?涂完色冰箱变的更好看了。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
中班藕的教案篇7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轮唱《小树叶》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歌唱中体验乐趣。
2、学习轮唱《小树叶》。
3、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景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落叶的经验。
物质准备:音乐《小树叶》
活动重点:学习轮唱《小树叶》。
活动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欢迎曲》做音乐律动热身,幼儿入场。
二、进行部分
激发幼儿兴趣
1、学习歌曲《小树叶》,教师播放音乐。
师:在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秋风起来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
师:这两段音乐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在幼儿演唱的过程中,对两段歌曲不同的`情绪进行梳理。
师:第一段歌声表现小树叶离开妈妈不舍的情绪。
师:第二段表现出小树叶坚强勇敢的样子。
2、学习轮唱《小树叶》
师:以前我们唱歌都是齐唱的方式,今天我们用两一种方法演唱。
教师做示范轮唱《小树叶》,激发幼儿对轮唱的兴趣。
(班里两个老师示范轮唱)
幼儿分成两组,初步尝试轮唱。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
三、结束部分
幼儿假装小树叶“飘”出教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